国家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宣传周 )

国家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宣传周 )-1

推普周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节日,也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语言文字节日。它始于1954年,定名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推普周在我国是一个固定的节日:即每年4月15日为“推普周”,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每年的推普周活动以“普通话提升国民素质·与你同行”为主题。推普周由国家语委、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教育工会联合主办,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也联合承办不同形式、不同主题、内容形式的推普周活动。推普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推普周活动,既是普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内容的一种方式,也是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普及语言文字知识内容,营造全社会关心语言文字、关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和语言文字推广应用氛围,提升普通话普及率和规范化意识,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推广普通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自1954年起,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作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层面上确立了“说好普通话”成为现代汉语的共同语、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应用、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语言文字。”《中华人名大辞典》在《辞海》中将“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使用其他民族的基本方言而不能作为正式用语的语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增强。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语言文字应用为核心内容打造了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任务更为艰巨而紧迫。

二、推普宣传周主要活动

2019年推普周期间,将举行七大系列活动。一是启动第七届中国语言文字终身成就展。二是开展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三是推普周期间举办“书香校园”活动;四是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五是举办推普公益活动。

三、普通话与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普通话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中,还是与人交流学习,都离不开普通话。比如,上班需要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而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她)和我沟通得特别好,因为我听不懂他(她)说话的意思,他(她)也听不懂我说什么词,因为他(她)只听懂我说的是什么。所以他(她)的工作和学习是有很大关系的,要想学好普通话,除了要学好自己的语言以外,还要懂得要使用规范语言。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家庭内部原因,或者因为工作、学习遇到了困难,我们必须要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时,如果用粤语时没有学好国语、读写方言词的话,我们就会出现发音不标准、说方言很生硬、说话生硬等现象,我们很容易听不懂别人所说自己不会方言或不懂对方说什么词汇或句子,也会影响到我们与人交流时工作效率。当然每个人都应该以普通话为媒介来学习普通话并最终运用普通话。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2:14
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