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我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故乡之一。“古丝绸之路”从甘肃的张掖丹霞出发,经嘉峪关进入陕西;从西安北门入甘肃,经嘉峪关到达北京。新疆**尔自治区地处中国最**路口岸、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起点,是连接欧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新疆**尔自治区首府****市及其周边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推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吗?
1.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状态,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我国古代就重视语言文字的普及教育,倡导推行规范国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不同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不同文化。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而丰富多彩的风格。正是在语言文字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也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语言文化也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需要大力发展语言文化事业以传承其优秀特色文化。
2.语言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共同存在的一种特定语言。
我国现有人口超过4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2%。少数民族语言的丰富和多样推动了中国语言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和谐共处。少数民族语言在生活上相互交流、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在社会上相互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民族交流与融合愈加频繁,少数民族语言中各种混杂和变异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地方语言已经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这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为促进沿线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开展推普工作更是重要而迫切的一项任务。
3.语言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独特而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而得到承认。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还可以传播知识、传递价值,使人类得以形成文化。中国古代四大语系有三种文字:汉隶、六朝体和隋唐体。汉隶是从古隶书发展而来,六朝体是从唐朝发展而来。汉隶虽然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但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隋朝统治者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与汉隶存在着较大差距而逐渐式微了。六朝体则是在隋朝大一统以后,唐朝统治者继承了隋朝的语言文字**政策并推行和加强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从而促进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六世纪末到七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汉字大规模推广时期,此时汉字已经逐渐成熟并使用于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