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电讯”(微信 ID: nbdnews),作者杨晓飞,36氪经授权发布。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高地。同时,中国也正在不断加快与全球跨境电商规则的对接,与更多国家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为中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市场基础。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国家政策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执行难度大等。本文结合两国国情展开分析,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现状分析
中国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自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6年底,中国超过***、德国、英国等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国成为中国的主要跨境电商交易市场之一。2016年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网贸易额达到了4284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超过20%。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影响着世界。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全球网络零售额中近一半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市场;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2015年网上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以上;2016年上半年网上零售交易额为6159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1.6%。预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市场之一,成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之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最高、政策支持力度最强、企业服务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二、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我国跨境电商领域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对于B2C、B2B等网购模式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支撑。同时,我国缺少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此外,各个国家面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以及相应的物流体系等。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法律法规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我国在实施不同地区和行业中适用法规存在差异。因此,我国还需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体系。
三、中国跨境电商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跨境电商网站在设立和运营时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按规定办理商品备案、经营许可证等手续。但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还是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缺乏相关政策指引和支持。其次,跨境电商平台的跨境电商交易数据还没有完全开放,这些卖家或经营者的数据无法作为相关部门有效监管市场的重要依据。这导致卖家在交易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第三,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环境仍不成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与国内贸易的比例还不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