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公布的试点政策基础上,我国正式将第三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以下简称“进境”)试点扩大至12个省市自治区;在杭州、深圳、厦门、青岛、宁波等7个城市开展试点;2018年12月29日,广东率先在全国实行对美进境免征增值税政策。作为国内首个由国家层面提出并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省份,海南近年来不仅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的发展模式,也开始打造国内自主品牌;而对在广东工作生活了5年的杭州市民来说,他们或许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自己使用的手机和电脑可以通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进入全球市场!而根据***2018年3月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三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今年上半年国家将在杭州等12个城市开展第三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近日,在浙江省商务厅主办、杭州海关和宁波海关承办的全国第二届进口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大会上,***对外贸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4.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近三成。
1、跨境电商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
据***外贸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2018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进出口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出口1.5万亿元,同比增长32.1%;进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8%。从进口国家地区分布来看,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比15.4%、18.8%和12.7%。从进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为19.4%,排名第二,出口总额占比为15.4%。其次是欧盟。2018年1-6月我国电子商务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30.8%;美国同比增长30.4%;日本负增长。
2、跨境电商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从****公布的数据看,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出口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高于整体外贸出口1.7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1.6个百分点以上。其中,B2C出口增长12.1%;B2B出口增长22.7%。同期,在进口方面,进口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4.5%。不过也有一些行业增速下滑明显,比如跨境电商。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3、跨境电商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跨境电商在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同时,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在北京,从2010年开始,北京一直是中国服装服饰产业的龙头老大,也是最早提出“中国制造”概念的城市。如今,在国家政策助力下,北京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项目中,服装服饰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进口替代。在海南,伴随着“互联网+”进程走进深水区,海南作为国内首个将“互联网+”应用于传统外贸的试点省份,开始了从B2C到B2B的转型升级之路。与此同时,海南还在探索基于供应链创新中推动国内传统企业“走出去”,目前已经有多家本土企业通过供应链模式向境外拓展市场。在珠海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家电零部件生产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家具制造基地、箱包制造基地等。
4、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对进口产品的影响
当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主要有:母婴用品、服装鞋帽、数码家电、保健品、礼品用品等商品。由于我国海关的税收制度和我国国民的消费习惯不同,跨境电商平台对于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并不能按照一般商品征收增值税且不需要缴纳消费税。但由于这类商家大多以线下实体店进行销售,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直接购买的方式则可以降低税收压力。根据***网站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共计新增3600多家境外企业和商家上线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他们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出售国外产品,并通过代购形式在国内销售。而这些电商平台所销售的进口商品大多来源于我国各大沿海地区进行出口销售的传统贸易渠道,所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这无疑将增加他们的经营压力,但这也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