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新闻媒体开始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的接触,媒体与公众的沟通也开始发生改变。从最初的“面对面”,到后来的“键对键”,媒体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元。而在与大众进行沟通时,媒体也从最初的单纯的传声筒,变成了大众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媒介,更多了一份与受众平等对话的权利。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与公众进行传播的渠道也从单纯的广播、电视逐渐演变成了各类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如何在这样一个传播格局下保持良好的沟通、保持积极的互动和保持媒体报道与信息的传播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制定发布会的新闻发布制度
发布会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发布活动,而新闻发布会的举办往往意味着一个重要的新闻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在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产生重要效应,对企业内部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制定了完整而规范的发布制度才能保障企业和媒体在发布信息时获得最大效率,同时保持一定程度上的透明性和平等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极其繁琐的流程。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发布制度:对于公司业务范围内的重要问题要有详细的说明;对于公司对外公开宣布或媒体报道比较集中、比较广泛的相关问题要有详细的说明;对于需要发布信息而又不想发布有关会议纪要或新闻发布会资料的企业可邀请记者采访后整理成稿再发布;对于需要发布的信息可先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意见建议再发布等等。
二、将媒体的采访需求与发布会的内容相结合
举办一场发布会,在发布会前应明确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宣传策划方案,将发布会的信息传递给所有的媒体,让他们能够全面的了解本次发布会的信息和发布会内容。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发布会的内容与媒体的需求相结合去进行。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可以有一些比较新颖、精彩的内容进行展示;也可以将一些企业自身在本行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新闻做展示。在记者提问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提问区和提问人员。同时还可以由采访代表结合企业自身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提问。对某些问题有疑问时也会让在场人员积极思考后再给出答复。
三、制定严格的新闻发布程序
无论是媒体还是企业都有权就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发布流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最终都需要提交给企业管理层。为了避免一次重大新闻发布会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企业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新闻发布程序。首先要进行背景调查——是否存在诸如腐败或商业贿赂等可能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件与问题;其次要评估新闻稿件——如果其质量不佳或者与事件无关,就要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否定;再次要根据其特点制定新闻发布计划——考虑到对记者开放后会出现一些与之前不同的状况;最后要确保现场报道时间和场地要尽可能保证媒体能够准时到达发布会现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新闻发布活动的效果或是引起事故,所以各企业一定要做好新闻发布程序建设。这既是为了保证发布会当天能够顺利地进行,也是为了保障媒体能够顺利完成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