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交媒体(既是剥削,也是赋权)

如何看待社交媒体(既是剥削,也是赋权)-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社交媒体给我们所带来的便利和方便也越来越多,但这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对其行为的质疑。在很多人看来,微信与微博作为朋友圈、网络社交平台上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那么,微信和微博与普通朋友圈有什么区别?微信和微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

1.传播内容的不同

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文字主要指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图片主要是展示生活中精彩瞬间。而微博则以图文为主,文字主要指普通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以及在微博上观看视频或其他形式,从而进一步传递一些信息。微博虽然也能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但其内容更加广泛、更具感染力。微信则不同,微信文章中主要是以图片、文字等表达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它能够帮助公众号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且能够增强用户对该内容的关注度;而微博中则不能直接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传播,需要进行后期加工才能更加具有感染力才能被大家所关注。就两种传播形式来说,微信和微博虽然都在使用“文字+图片”这一形式进行传播,但是两者由于表达工具和使用习惯等原因都有所不同,在微信中主要使用文字进行传播。

2.用户的行为特点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网民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微信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时间占网民总时间比例为82.6%,略高于微博;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超过6个月者占比为21.9%,略高于微博。可以看出,微信用户更喜欢使用微信社交媒体的时间较长(从2个月到6个月不等)。而微博用户则更喜欢使用微博社交媒体时间更短(通常只有1个月到1年)。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平台具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会更倾向于通过微信搜索、添加好友、分享小程序、添加朋友、发布文章等多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微博平台则可以利用微聊、微淘等工具来获取信息。可以看出,微信与微博用户都具有一定程度上具有“分享”倾向。

3.信息的使用方式

普通朋友圈所展示的信息仅局限于信息本身,对于他人发布或转发的内容,一般不会过多涉及,且往往会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微信所发布或转发的信息,不仅能让信息内容更好的展现给用户,也能让用户更好地接收到信息,是信息使用效率更高且传播更广、使用频次更高的方式。同时,微信还拥有多种功能,包括快捷消息、订阅消息等功能,这些功能又可以帮助用户实现随时随地信息交流与反馈。除此之外,朋友圈中分享的图片、文字等信息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段信息交流与反馈时需要使用到的各种需求。而在微博中,微博上拥有较多为文字评论所带来麻烦程度较高、被转发较多、互动较少、互动信息较少等特点。

4.对社会行为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与普通的朋友圈相比,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与他人互动、交流和分享。由于社交媒体上用户在生活中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人们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支持和共鸣。例如,从网络上得知自己非常喜欢看动漫短视频或者是抖音后就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动漫短视频或者是抖音里大家一起分享的图片发布到网络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形式不仅满足了用户展示个人魅力以及提升自我文化自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上所传递给别人的信息已经超越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中事物认知产生或体验产生的方式之上——社交媒体上所发布出来了很多有趣并且充满正能量、激励人心和表达自我感受等等内容,从而也促进了大众对社会整体文化氛围、情感状态以及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因素有着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社交媒体上有一句话叫“信息茧房”。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4日 上午12:33
下一篇 2022年11月4日 上午2:27

相关推荐